其他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


其他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

文章插图
1、中国一共有55个少数民族,各民族的节日丰富多彩,著名的有:蒙古族的那达慕、傣族的泼水节、傈僳族的刀杆节、彝族的火把节、白族的三月节、哈尼族的扎勒特、藏族的酥油花灯节、景颇族的目脑纵歌、拉祜族的月亮节、苗族的花山节等等 。
2、蒙古族
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,蒙古语为“查干萨仁”,即白色的月 。蒙古族的年节亦称“白节”或“白月”,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 。此外还有那达慕、马奶节等 。
3、汉族
中国汉族的节日很多,主要有腊祭、祭灶、春节、元宵、社日、清明、端午、中秋、重阳等等 。在诸节日中,以春节最隆重 。“春节”又称为过年,是中国汉族人千百年来最重要的传统节日,也是一年中最隆重、最热闹的节日 。过年时,除夕要守岁,初一要拜年 。
4、傣族
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、关门节和开门节,均与佛教有关 。
5、东乡族
【其他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】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,每年有三大节日,即开斋节、古尔邦节、圣纪节 。
6、布朗族
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,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,即阳历4月13日—15日举行 。节日里,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,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——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,所以,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。
7、侗族
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、湖南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交汇处,以及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。此外,江苏省、广东省、浙江省三省侗族人口各有几万 。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,侗族人口数为2960293 。节日因地而异,多数地区过去春节,也有的地区在十月或十一月择日“过侗年” 。四月八日或六月六日为祭牛节,节日时让牛休息,供以鲜草糯米饭等食品 。吃新节多在七月,日期不一,届时以新米和鱼祭祖,预祝丰收 。老人去世,男须剃发,无论男女均须汲水沐尸,而后装束打扮,含口银,忌铜铁附身 。丧期孝子忌荤吃素,但可吃鱼虾 。行土葬 。信仰多神,崇拜自然物 。
8、藏族
藏族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 。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、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,云南迪庆、甘肃甘南等地区,此外印度、不丹、美国、加拿大、欧洲、澳洲等地区也有藏族分布 。拉萨是藏族人心中的圣地 。目前全世界藏族人口约750万左右,中国境内约700万(2016年),藏裔人口保守估计在1000万以上 。藏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,是中国及南亚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。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,几乎每一月都有一个节日,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穿插 。新中国成立以来,更为藏族的节庆活动增添了新的内容,如“五一”、“六一”、“七一”、“十一”都是 。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、沐浴节、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、最具特色 。
9、彝族
彝族的“火把节” 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,是彝族传统的盛大节日——“火把节” 。这天清晨,彝族男女老少都穿起节日盛装,聚集在一起,白天饮酒庆贺,进行斗牛、摔跤、赛马、射箭等活动 。到晚上举行篝火晚会,高举火把游行 。无数火把在田间、山林穿越游动,景色十分壮观 。小伙子们吹起激越的笛子,弹起动听的月琴和大三弦,和姑娘们跳起优美欢快的“阿细跳月”舞蹈 。“火把节”的源起,传说是为了纪念一位聪明坚贞、抗暴而死的古代女英雄 。它反映了彝族人民驱除邪恶、追求幸福昌盛的美好愿望 。
10、瑶族
瑶族的“达努节” 。农历五月二十九日,是广西都安瑶族人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“达努”节 。这一天,人人华服艳装,走村串寨访亲问友,互庆丰收 。村村寨寨敲起铜鼓,载歌载舞,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 。“达努节”传说是这样来的:上古时有个叫密洛陀的祖娘,她的一男一女长大成人之后,祖娘要他们带着农具和种籽,去过自食其力的生活 。兄妹俩开荒种庄稼,但长出来的果实被野猪、地鼠和鸟儿吃光了 。兄妹俩向祖娘诉苦 。祖娘鼓励他们不要怕困难,同时给了他们一面铜鼓和一只猫,要他们再去奋斗 。兄妹俩第二次种出的庄稼成熟了,鸟兽又来偷食 。兄妹俩敲起铜鼓惊走了鸟兽,放出猫吃尽了地鼠,终于获得了丰收 。为了报答祖娘,兄妹俩在五月二十九日祖娘生日这天敲着铜鼓去给祖娘祝寿,并祝瑶家年年丰收,人畜两旺 。从而形成了“祖娘节”,又叫“达努节” 。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