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咳嗽吐奶的护理 宝宝吃奶后咳嗽怎么办

宝宝吃奶后咳嗽怎么办
1、宝宝吃奶后咳嗽要学会给宝宝拍隔
宝宝在喝奶的过程中,由于没有控制好自己的嘴巴和乳房的接触,就会导致在喝奶的过程中摄入过多的空气,出现胃胀的现象,并容易引起咳嗽吐奶 。
孩子的吃奶咳嗽缓解办法之一就是需要父母及时为宝宝拍隔 。为宝宝拍隔,可以将胃部的空气及时的排出,缓解宝宝的吐奶现象 。

宝宝咳嗽吐奶的护理 宝宝吃奶后咳嗽怎么办

文章插图
2、宝宝吃奶后咳嗽要调整喂奶姿势
【宝宝咳嗽吐奶的护理 宝宝吃奶后咳嗽怎么办】要是宝宝喝奶速度比较快,躺着喝奶很容易导致宝宝出现咳嗽现象 。
因此,正确的喂奶姿势就是将宝宝抱在手里,身体要呈45度的状态 。这种倾斜的状态利于奶水顺着食道进入小肠,最后顺利的进入胃部,防止出现咳嗽吐奶的现象 。
3、宝宝吃奶后咳嗽要控制喂奶的速度
孩子出现咳嗽现象,需要我们改正自己的喂奶姿势,也需要控制喂奶的速度 。其实就是控制自己的出奶量 。宝宝的嘴巴比较小,要是出奶量较多,很容易引起咳嗽的现象 。
因此,妈妈可以用自己的食指和无名指控制自己的奶水出奶量 。这样让宝宝能够更加顺利的喝奶的同时,预防吃奶后咳嗽 。
4、婴儿吃奶咳嗽是一种不好的表现
正常人(包括新生儿在内)能做到吞咽动作与自主呼吸间很好的协调 。进食吞咽时,声门会自动关闭,防止食物误吸到气管内 。
当病人呼吸系统受到感染或发育不健全时,例如:支气管肺炎、喉软骨软化、喉炎等,吞咽时声门不能很好关闭,少量食物进入气管造成一定程度的梗阻,呼吸道为排除食物的梗阻,即以呛咳的形式将食物咳出,对于吃奶的婴儿就表现为呛奶 。
实际上呛咳(呛奶)是自我保护的一种表现,但呛咳并不能保证将进入呼吸道的食物全部排除,残留的食物(奶汁)又可刺激呼吸道造成呼吸系统感染的加剧 。
所以,呛奶是支气管肺炎患者的常见症状,又与支气管肺炎互为因果 。
宝宝咳嗽吐奶的护理
1、宝宝不能马上躺下
咳嗽的宝宝喂奶后不要马上躺下睡觉,防止因为咳嗽而吐奶 。
2、给宝宝吸入温湿空气
当宝宝出现咳嗽吐奶的时候,爸爸妈妈们可以适当的调整一下室内的湿度,对于宝宝咳嗽吐奶是很有帮助的 。
3、热水袋敷背止咳
在热水袋中灌满40℃左右的热水,拧紧盖子,在热水袋外面用薄毛巾包好,敷于宝宝背部靠近肺的位置,可以加速驱寒,很快能够止住宝宝咳嗽 。
人工喂养宝宝要注意的问题
1、选好舒适的姿势
可以选择有靠背的椅子,坐在上面后将脚平放在地板上,然后将宝宝的头搁在妈妈的臂弯中,如果有需要,还可以在椅背处或者其它需要的地方添加一个靠垫 。另外,妈妈也可以斜靠在床上为宝宝喂奶,只要妈妈和宝宝的姿势舒适即可 。
2、让牛奶充满奶嘴
给宝宝喂奶时,奶瓶的倾斜要有一定角度,不要完全平放,要让牛奶充满整个奶嘴,这样可以防止宝宝喝奶时吸到空气,引起吐奶等现象 。喂奶时要注意宝宝喝奶的速度,不可过快,不然容易呛到;在喝完奶后,要将宝宝竖着抱起来,靠在妈妈的肩膀上,帮他排除奶嗝后才可放下,这样可以防止和减少吐奶 。
3、奶量的选择
新生儿最初时喝奶量比较少,每次可能只喝50ml,但喝奶的频率高,一般一两个小时就饿了 。到第二、第三周开始,宝宝的喝奶量会增加到100ml,喝奶间隔也会增加到两三个小时 。等宝宝每天喝奶6~8次,每次间隔时间在3小时左右时,宝宝的进餐模式基本就固定了 。

    推荐阅读